显然“凡是”这句话有点太绝对了。肯定有杠精会说:我手机里下载安装了好几屏的APP,我怎么没有被骗?
先来看下数据,据权威数据监测发现,今年以来的诈骗案件中,有49.7%的案件中包含了诱导受害人“下载APP”这个步骤,同比去年上升了22.4%。
骗子通过各种APP作为辅助作案工具,极大的提升了诈骗效率。目前各大高发的诈骗手法中,几乎全部引入了“下载APP”环节。
所以,今天的文章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:
一、APP是什么?(老年人专属)
二、APP有什么罪?(知识科普)
三、哪些APP不能下载?(手法解读)
四、为什么骗子对APP情有独钟?(推荐必读)
五、怎样防范诈骗APP?(记住最后一句)
一、APP是什么?
APP是英文单词Application的缩写,指的就是智能手机中的应用程序,也可以叫手机软件,它能极大的拓展我们的手机功能,方便我们的日常生活。
[图片]
例如常见的软件:微信、支付宝等,都属于APP的一种。APP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二、APP有什么罪?
1.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,手机以及手机号码,已经几乎成为了等同于居民身份证作用的个人身份证明。甚至于很多时候,我拿着你的手机,就可以代表你!除了偶尔需要密码,个别时候需要指纹或刷脸。
2.智能手机里存储了太多的个人隐私信息,包括:个人照片、兴趣爱好、行为习惯、人脉关系、地理位置、银行账号……这些信息加起来,完全可以描绘出一个活生生的人。一旦这些信息被别人获取,那么找出你的弱点,然后利用它就变得轻而易举了。
[图片]
3.手机APP在提供服务的同时,也在获取你的信息。有时候你感觉非常好用的APP,居然轻轻松松就可以“免费”下载和使用,除了增值服务需要付费以外,实在是太爽了。别忘了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”这句至理名言,尤其是面对商业巨头,“免费”只是你片面的认识,他们绝不会做赔本的买卖!
4.当APP悄无声息的从我们手机里拿走信息的时候,我们成为了“大数据”的贡献者,同时也是受益者。我们获取到精准的广告推送,商家则提升了营业额。举两个简单例子:我们用手机搜索过的商品,会频繁出现在各类APP的广告推荐中。通过共享地理位置信息,在人流量大的区域,我们会发现商家投放了更多的共享单车。
5.看起来有益无害的APP,直到被骗子盯上……
三、哪些APP不能下载?
目前49.7%的诈骗案件中,都有哪些引入了下载APP环节?
一是投资理财类APP
几乎每一个虚假的投资类平台,除了有专业的“导师”之外,都会有一个“官方”APP,以满足用户自由下单买卖的需求。当客户小额试水,上涨;当客户大额投入,下跌。其后台完全可以通过人工调整涨跌曲线,从而达到“吃掉”用户账上金额的目的。大部分投资用户,并没有感觉到是被诈骗,而误以为是自己投资失败。
[图片]
这种APP同样也存在于“杀猪盘”类诈骗之中,附加了感情这个催化剂,受害人进行大额投资的时间大大缩短了。
二是直播交友APP
近年来直播平台爆火,大量单身青年被异性网友诱导和推荐下载安装APP,幻想着能通过这款私密的APP,观看到少儿不宜的直播画面。当对方要求双方必须要同时裸露身体的时候,不少青年禁不住诱惑,被人拍下了露脸露私处的画面,同时该APP也偷偷获取到了手机通讯录号码。你要是不给钱,就把你肮脏的一面展示给你的家人和同事!
[图片]
骗子得手后的嘴脸
三是博彩类APP
明知赌博不合法,但人的赌性难戒。找不到现实中的赌博场所,现在网上也可以满足赌欲。许多打着澳门正规博彩旗号的网站,成为了赌徒的最爱。可是二呆一直不明白,现实中赌博凭的是运气,就算有人出老千也总会被发现,在网上赌博呢?电脑完全可以根据下注的大小和频率分析出赌徒的心理,从而每局开出合适的结果,让人欲罢不能。跟电脑赌博?不是傻X是什么?
[图片]
骗子制作的博彩诈骗APP
四是贷款类APP
一个贷款APP仿佛背后就是一家资深的理财机构。可真是这样吗?不少地下钱庄一家手握数十个贷款APP,根本没有具体的公司地址。虽然审核放款便利,但收取“砍头息”等高额利息,当客户还不上钱的时候,引导其拆东墙补西墙,结果越补窟窿越大,导致不少家破人亡的悲剧。这就是俗称的“高炮套路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