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
全市广大居民朋友们:
当前,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多发,诈骗手法变化多样,人民群众防不胜防。诈骗分子主要利用了人们的“贪利、轻信、恐惧”等心理实施诈骗,比如:网络刷单、网络投资赌博诈骗—“贪利”,网络贷款、冒充客服、冒充熟人诈骗—“轻信”,冒充公检法诈骗—“恐惧”。希望广大市民提高防范意识,做到“不贪、不怕、不轻信,不明链接不点击,转账之前要核实”,守好自己的“钱袋子”。
一、谨防受骗,人人都可能是被骗对象。当前,我市网络刷单、网络代办信用卡、贷款、网络交友诱导赌博、投资、假冒公检法机关、冒充购物客服类诈骗尤其突出。近期,公安部推出一款专业性防诈骗手机软件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,具备诈骗预警、快速举报、涉诈APP自查等实用功能,各大手机应用市场均可下载,请广大市民积极下载并实名注册安装,降低被骗概率。在日常工作生活中,请广大市民牢记以下十点,谨防上当受骗。
(一)凡是“不要求资质”,且放款前要先交费的网贷平台,都是诈骗!
(二)凡是刷单,都是诈骗!
(三)凡是通过网络交友,诱导你进行投资或赌博的,都是诈骗!
(四)凡是网上购物遇到自称客服说要退款,索要银行卡号和验证码的,都是诈骗!
(五)凡是自称“领导”、“熟人”要求汇款的,都是诈骗!
(六)凡是自称“公检法”让你汇款到“安全账户”的,都是诈骗!
(七)凡是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、QQ拉你入群,让你下载APP或者点击链接进行投资、赌博的,都是诈骗!
(八)凡是通知中奖、领奖,让你先交钱的,都是诈骗!
(九)凡是声称“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配合注销账号,否则影响个人征信的”,都是诈骗!
(十)凡是非官方买卖游戏装备或者游戏币的,都是诈骗!
二、绝不参骗,人人都是诚信维护者。切记不要图一时之利,为骗子充当“取款手”;不要为电信网络诈骗传授作案手法、提供网络技术支持及资金支付结算;不要提供用于诈骗的相关设备、场所及各类服务;不要出售、出租、出借本人的身份证、手机卡、银行卡、 QQ、微信号码、收款二维码;不要替不知经营详情的“公司”对外拨打电话,推广所谓“贷款”、“退货”、“理财”等业务。凡是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手机卡、银行卡和账户、支付码、招揽人员“引流”等服务的,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;构成犯罪的,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请广大市民切勿以身试法,以免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或共犯。
三、识骗防骗,人人都是防范宣传志愿者。留个心眼防诈骗,说破大天不谈钱。为保障您及家人的财产安全,请牢记“三不一多”防骗原则,坚决做到“未知链接不点击、陌生来电不轻信、个人信息不透露、转账汇款多核实”。呼吁大家争做防范宣传志愿者,主动传播识骗防骗知识,弘扬社会正能量,积极举报涉诈线索,努力构建“全警反诈、全民反诈、全社会反诈”新格局,为维护网络清朗空间、守好人民群众“钱袋子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邯郸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24小时守护您的财产安全,报警、咨询电话:0310-4067110或0310-3110110,也可直接拨打110。
邯郸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
2021年7月30日